今天(1月13日)
农历腊月初八
是中国传统的“腊八节”
俗称“腊八”
腊月的第一个节日
一岁之末为“腊”
意为新旧交替,辞旧迎新
春节序幕已经拉开
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了!
小孩小孩你别馋,
过了腊八就是年。
走进腊月,
扑面而来的,
是腊八粥的甜香。
这甜香,氤氲着家的味道,
也酝酿着春节的喜乐。
人生最幸福的境地莫过于:
有人陪你立黄昏,
有人问你粥可温。
岁终之月称“腊”的含义有二:
一曰“腊者,接也”,
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;
二曰“腊者同猎”,
指在冬月用猎物祭祀先人,
以祈求福气。
腊八节最著名的民俗活动就是
吃“腊八粥”。
腊八粥又叫“七宝粥”,“五味粥”。
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,
后经演变,加之地方特色,
逐渐丰富多彩起来。
正宗的腊八粥,
一般包括大米、小米、糯米、高粱米、紫米、薏米等谷类,
黄豆、红豆、绿豆、芸豆、豇豆等豆类,
红枣、花生、莲子、栗子、桂圆等干果。
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,
更是养生佳品,
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。
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,
已有一千多年,
最早开始于宋代。
每逢腊八这一天,
不论是朝廷、官府、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,
都要做腊八粥。
在清代,雍和宫的腊八盛典极为隆重。
雍和宫内有一口直径为2米,
深1.5米的古铜大锅,重约4吨,
专用熬制腊八粥。
如今,
每逢腊八节,
全国各地的寺庙
也常开展施粥送福的活动,
送温暖、求平安。
1
腊八到,粥飘香
原料:
糯米50克,粳米50克,黑米50克,米仁50克,桂圆50克,红豆100克,莲子100克,桂圆100克,花生米100克,栗子100克,红枣100克,白糖适量。
做法:
1. 将莲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没,再放入蒸笼,用旺火蒸约1小时,蒸熟取出备用。
2. 将桂圆去掉皮、核,只要肉;将栗子剥掉壳及衣。
3. 锅内放入适量的水,然后把黑米、红豆、花生米、红枣洗干净倒入锅内煮,待煮成半熟时,再将米仁、粳米、糯米洗干净倒入锅内一起煮,待锅开后,再用微火煮。
4. 将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时,把蒸熟的莲子倒入粥内搅拌均匀,开锅后再煮一会移下火来,盛入清洁的锅内,撒上适量白糖。
2
“腊八醋”
在中国北方,
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,
名“腊八醋”。
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,
而且久放不坏。
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。
初一吃饺子,蘸腊八醋吃,
别有一番滋味。
3
“过了腊八,就是年”
此时节虽然正值“三九寒天”
但伴着腊八粥的香味
年味也一日日地浓烈起来
人们开始忙着
买年画、对联、彩灯、鞭炮、香烛等
陆续为春节做准备
等到腊月二十三
小年一过
春节的各项庆祝活动
就会渐入佳境
人们完全沉浸
在了迎接新年的喜庆氛围当中
腊八节
无论多晚
都有一碗暖暖的腊八粥在等你
记得早点回家